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Botany,CAS
普通田菁豆血红蛋白和根瘤特异性蛋白的研究 | |
顾祥巨 |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导师 | 荆玉祥 ; 李佳格 |
1988 |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学位专业 | 植物生物化学 |
关键词 | 普通田菁 根瘤特异性蛋白 豆血红蛋白 WesternBlot 双向电泳 |
摘要 | 本文以普通田菁(S•cannabina)材科。用Western Blot双向凝胶电泳等技术对其根瘤特异性蛋白进行了研瓜并分离纯化了其中含量最而的豆血红蛋白。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板。主要结果如下: 1、应用DE—52离子交换柱层析及制备型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纯化了豆血红蛋白。从DE—52洗脱液中得到五个组分。每个组分都为单体,其中组分1、2、3、分子量为14.5KD,组分4、5为16 KD。 2、分析了组分2的氨基酸组成,与共它豆科植物豆血红蛋白相似,有较多的酸性氨基酸。不同的是。普通田菁豆血红蛋白含有蛋氨酸光谱分析表明还原态田普豆血红蛋白在427nm有一强吸收。当氧化为氧化态时。基吸收蜂发生迁移。为417nm。 3。普通田普豆血红蛋白抗体可以与大豆。绿豆,豌豆,苕子。乌豇豆根据豆血红蛋白发生免疫交叉反应。说明豆血红蛋白在不同豆科植物间有很高的保守性。 4、用单向SDS—PAGE及其Western Blot分析。观察到了九种根瘤特异性蛋白。共分子量分别为14.5KD。16KD21KD, 27 KD,35KD, 45 KID,47 K ,52KD,92KD,它们在根瘤中的诱导产生均在固氮酶活性出现以前。 5、双向电泳比较发现了十八个根瘤特异性蛋白点,分子量从14.5KD—92 KD不等。其中14.5KD三个点。16K D二个点(分别组代表豆血红蛋白五个不同组分)。45KD一个点,92K D一个点的含量较高 |
页数 | 58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12116 |
专题 | 中科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顾祥巨. 普通田菁豆血红蛋白和根瘤特异性蛋白的研究[D].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8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198813.pdf(5240KB) | 学位论文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顾祥巨]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顾祥巨]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顾祥巨]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