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CAS  >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晚泥盆世两种木本石松植物的研究
其他题名STUDIES ON TWO LATE DEVONIAN ARBORESCENT LYCOPSIDS FROM CHINA
王祺
2004
学科领域演化植物学
摘要木本石松植物在晚古生代植物群中一直引人注目,它们是最早在中、晚泥盆世发展乔木和异孢习性的陆生维管植物谱系之一。在这篇报告中,中国两种晚泥盆世(距今约354-370百万年)的木本石松植物被详细地研究了。这两项研究增进了我们对泥盆纪木本石松植物的进化发育生物学的认识。 作者从中国西北部新疆准噶尔盆地上泥盆统的地层中描述了一个新种新疆鳞孢穗Lepidostrobus xinjiangensis sp.nov.,它为我们研究晚泥盆世石松植物的生殖分化和系统发育关系提供了新的认识。这个孢子叶球不同于任何草本石松植物的生殖器官,而与木本石松植物的生殖器官更为相似,它符合鳞孢穗属Lepidostrobus的鉴别性状。它的每个孢子叶由一个楔形的叶柄和一个三角形的叶片构成。孢子叶水平地着生在穗轴上,呈低角度的螺旋排列。叶柄具有侧翼和一个远轴面的脊,其远端延伸为一个上翻的叶片和一个下翻的踵,形成了一种盾状的外貌。孢子囊呈辐向加长、背腹扁的卵球形,具有顶端的纵向开裂。每个孢子囊基部纵向着生在叶柄的近轴面上。在孢子囊中发现了一个柱状的亚孢原组织垫。一个可能的叶舌出现在叶柄近轴面靠孢子囊远端。这个生殖器官是一个小孢子叶球,含石松孢Lycospora型孢子,具有粒状纹饰和赤道凸缘。基于这个鳞孢穗新种,木本石松植物从泥盆纪到石炭纪以来的生殖分化和演化式样在一个系统发育的框架中被讨论了。作者提出,木本石松植物由两性孢子叶球和单孢子叶球所代表的生殖策略到了晚泥盆世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备,这暗示着系统发育上生有鳞孢穗孢子叶球的木本石松植物比过去所认为得起源要早。 作者重新调查了一个过去描述于中国湖北晚泥盆世(弗拉斯期)黄家磴组地层中的斜方薄皮木Leptophloeum thombicum的树干,并提出关于这个木本石松植物生长结构的新观点。这个树干保存为压扁的硅化化石,具有不均匀渗矿化的初生维管组织和螺旋排列的斜方形叶座。叶座特征符合晚泥盆世广泛分布的植物斜方薄皮木Leptophloeum rhombicum Dawson的鉴别性状。分类上,斜方薄皮木被归入薄皮木科Leptophloeaceae和广义水韭目Isoetales s.l.。这个树干在不同水平的解剖特征证明,斜方薄皮木的个体发育可能符合一种有限的生长方式。结合过去的资料和当前的生长结构分析,作者提出斜方薄皮木具有假单轴分枝的习性,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那样长着等二叉分枝的树冠。作者重新复原了这个植物的总体生长形态,它由一个根座式根状茎、一个主干和侧枝三类主要的生长结构单元构成。当这些结果组合了近期的系统发育工作后,它表明斜方薄皮木已经发育了与一些晚泥盆世法门期和石炭纪木本石松植物相似的生长结构,可能代表了早期水韭目植物祖先的生长结构类型之一。
关键词生长结构 木本石松植物 中国 多样性 演化 广义水韭目(Isoetales s.1.) 晚泥盆世 新疆鳞孢穗(Lepidostrobus xinjiangensis sp.nov.) 斜方薄皮木(Leptophloeum rhombicum Dawson) 个体发育 系统发育
页码104
文献类型博士后出站工作报告
条目标识符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13648
专题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祺. 中国晚泥盆世两种木本石松植物的研究. 200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200437.pdf(7342KB)博士后出站工作报告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祺]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祺]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祺]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200437.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