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CAS  > 中科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罗汉松科胚胎学与系统学研究
其他题名Studies on Embryology and Systematics of the Podocarpaceae
李勇
学位类型博士
导师王伏雄
1995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学位专业植物学
关键词罗汉松 植物细胞学 植物分类学 
摘要本文回顾了罗汉松科的研究历史,对一些属种的叶表皮形态、种子蛋白和同工酶及胚胎发育等进行了实验,结合分类学的文献资料和标本的查阅,对本科各属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考察,探讨了罗汉松科的演化趋势、系统位置及其范围和属间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1.形态特征雄球花在本科内形式一致,小孢子叶螺旋状排列于轴上,其背面基部两侧着生两个花粉囊.雌性生殖器官上可育和不育苞片数目缩减,肉质鳞被逐渐缩减直至退化,生殖枝极度缩短. 2.胚胎发育罗汉松科胚胎发育为标准型,即原胚由三层组成:上层为开放层(U-tier),中层为原胚柄层(PS),下层为胚层细胞(E-cells)。融合核经四次分裂产生16个核,然后形成原胚,是罗汉松科的一个基本规律。融合核行五次分裂产生32个游离核的现象,只在少数属种中才能见到.原胚胚层细胞经历了一个双核时期,持续较长时间,直至胚柄极度伸长之后,才告结束,这一特征将罗汉松科与其它松杉类植物区别开来.原胚胚层细胞数目减少和所有胚层细胞趋于同层排列是罗汉松科植物胚胎发育的两个进化趋势. 3.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在属间差异较为明显,在每个种中都有稳定的特征. 4.种子蛋白和酶电泳资料支持竹柏属(Nageia)和鸡毛松属(Dacrycarpus)从广义罗汉松属(Podocarpus s.l.)中分出.酶电泳资料的遗传分析显示竹柏属和罗汉松属的亲缘关系较近,与鸡毛松属的关系较远一些.种子蛋白在种内保持着很高的一致度,属间种子蛋白图谱表现出各自的专一性,属间差异明显,属内种间的种子蛋白图谱表现出较显著的相似性. 5.根据形态特征、胚胎学证据和酶电泳资料,认为竹柏属做为罗汉松科的成员更合适一些,并且它与罗汉松属的亲缘关系较近. 6.罗汉松科处于松杉类中较为进化的位置上,同红豆杉科一起组成红豆杉目,与松杉目并列,共置于松杉纲中.
页数65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13823
专题中科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勇. 罗汉松科胚胎学与系统学研究[D].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95.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199516.pdf(10167KB)学位论文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勇]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勇]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勇]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199516.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