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Botany,CAS
| 西藏高山栎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 | |
| 李进 | |
| 学位类型 | 硕士 |
| 导师 | 李渤生 ; 陈可咏 |
| 1996 | |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学位专业 | 植物学 |
| 关键词 | 同工酶电泳 川滇高山栎 通麦栎 遗传变异性 |
| 摘要 | 本文以西藏高原不同海拔高度八个居群的川滇高山栎和一个 居群的通麦栎为研究对象,应用同工酶电泳和形态指标的统计方 法,阐明了遗传多样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海拔2400-3300 m的川滇高山栎的遗传变异水平较高,而海拔3800 m以及海拔 2200 m居群的遗传变异水平都有降低的趋势。本文还发现人为干 扰,日照多少等因素均对遗传变异水平有影响。通过遗传相似系数的比较,可以把通麦栎同川滇高山栎区别开来。形态指标同样能反映居群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发育的状况。 |
| 页数 | 32 |
| 语种 | 中文 |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13836 |
| 专题 |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进. 西藏高山栎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D].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96. |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 199602.pdf(4455KB) | 学位论文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
| 个性服务 |
| 推荐该条目 |
| 保存到收藏夹 |
| 查看访问统计 |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 谷歌学术 |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李进]的文章 |
| 百度学术 |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李进]的文章 |
| 必应学术 |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李进]的文章 |
| 相关权益政策 |
| 暂无数据 |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