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Botany,CAS
| 鄂尔多斯油蒿生物量遥感动态监测研究 | |
| 其他题名 | A STUDY ON DYNAMIC MONITORING BI0MASS OF ARTEMISIA ORDOSICA IN ORDOS PLATEAU OF CHINA BY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
| 张海蕾 | |
| 学位类型 | 硕士 |
| 导师 | 池宏康 |
| 1996 | |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学位专业 | 植物学 |
| 关键词 | 遥感技术 光谱反射 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 现存生 物量 动态监测 |
| 摘要 | 本研究通过对油蒿灌丛及研究地区土壤连续5个月的光谱观测,指出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光谱反射的特点,油蒿灌丛的光谱反射将无可避免受土壤背景的影响.分析了油蒿灌丛光谱反射的季节动态变化,指出油蒿灌丛光谱反射不仅取决于叶片,枝条也是重要的反射构件.引入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采用常规方法与遥感技术相结合估测油蓠单丛生物量,获得较单纯常规方法更高的估测精度,表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用植被指数估测灌丛生物量是可行的.对油蒿单优群落现存生物量动态监测,表明油蒿群落生物量8月份达到最高,是适应生态气候因子,特别是水因子的结果.观测不同深度土壤光谱反射,显示了土壤持水的稳定性.通过对研究地区土壤光谱观测,得到一条适合本地区的土壤线(8011line).通过比较几种植被指数消除土壤背景影响和估测生物量的效果,选取综合效果最佳的植被指数- SAVI( 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利用植被指数区分典型地块,提取油蒿地块面积. |
| 页数 | 43 |
| 语种 | 中文 |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13843 |
| 专题 |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海蕾. 鄂尔多斯油蒿生物量遥感动态监测研究[D].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96. |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 199610.pdf(2904KB) | 学位论文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
| 个性服务 |
| 推荐该条目 |
| 保存到收藏夹 |
| 查看访问统计 |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 谷歌学术 |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张海蕾]的文章 |
| 百度学术 |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张海蕾]的文章 |
| 必应学术 |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张海蕾]的文章 |
| 相关权益政策 |
| 暂无数据 |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