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Botany,CAS
| 稀土元素镧在植物细胞中超微结构定位及与钙、铝关系研究 | |
| 刘敏 | |
| 学位类型 | 硕士 |
| 导师 | 周世恭 |
| 1997 | |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学位专业 | 植物生理学 |
| 关键词 | 绿豆(Phmeatus radiatus L) 镧 亚细胞定位 能谱分析 钙细胞化学 |
| 摘要 | 本文主要利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元素含量分析( ICP)、亚细胞定位观察技术、以及电镜与能谱分析相结合技术,研究镧在绿豆(Phmeatus radiatus L.)幼苗不同部位组织细胞中的进入、运转、分配、含量和超微结构定位及与钙、铝关系。在全营养液加镧和缺钙营养液加镧处理的幼苗中,细胞超微结构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但其内未检测到镧。无离子水加镧处理幼苗,在低浓度、短时间条件下,镧进入、分布在质膜以外质外体系统中。高浓度镧处理时,镧沉淀能进入细胞内,并常看到堵塞胞间连丝,在质膜以外发现解体物质穿壁转移,并在壁中形成明暗相间的染色带。镧在植株中运输层层受阻,由根向叶其含量逐渐减少,而钙含量变化呈负相关,表明镧钙之间存在拮抗作用。 用焦锑酸钙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与能谱分析技术相结合,研究镧对细胞内Ca2+定位分布的影响,发现镧、钙沉淀颗粒的差异。在镧胁迫下,细胞质和核中Ca2+增多,液泡中Ca2+趋向于沿被膜分布,细胞结构受到破坏,说明镧胁迫下Ca2+水平增加与膜透性变化和Ca2+_CaM相关的许多生理生化过程有关。 初步探讨铝的毒害机理,发现铝也能进行超微结构定位观察,铝通过拮抗钙起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镧相似。 |
| 页数 | 41 |
| 语种 | 中文 |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13859 |
| 专题 | 中科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敏. 稀土元素镧在植物细胞中超微结构定位及与钙、铝关系研究[D].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97. |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 199704.pdf(4509KB) | 学位论文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
| 个性服务 |
| 推荐该条目 |
| 保存到收藏夹 |
| 查看访问统计 |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 谷歌学术 |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刘敏]的文章 |
| 百度学术 |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刘敏]的文章 |
| 必应学术 |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刘敏]的文章 |
| 相关权益政策 |
| 暂无数据 |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