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Botany,CAS
| 内蒙古草原地耳和发菜的固氮特性及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 | |
| 其他题名 | THE NITROGEN FIXING CHARACTERISTCS OF Nostoc commune and Nostoc flagelliforme AND THEIR ROLE IN NITROGEN CYCLE ON THE GRASSLAND IN INNER MONGOLIA |
| 徐兴良 | |
| 学位类型 | 硕士 |
| 导师 | 关秀清 ; 陈佐忠 |
| 1999 | |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学位专业 | 细胞生物学 |
| 关键词 | 固氮蓝藻 地耳 发菜 固氮特性 氮素循环 内蒙草原 |
| 摘要 | 以内蒙古干旱半干旱草原上的固氮蓝藻-普通念珠藻和发状念珠藻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布、生态特点、形态结构、生物量及不同条件下的固氮活性进行了研究,并根据降水与气温状况对其年固氮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同发状念珠藻相比,普通念珠藻的分布更为广泛,其形态也有较大的差异。普通念珠藻的生物量在以禾本科为主的退化草场和沙地上较大,在pH值偏碱、含水量300%和温度30℃的情况下,其固氮活性较高,达2500nmolC2H2/g•h(干重)以上,年固氮量也高达4.19kg/h.m2,占草原氮素总输出的10%左右。由此可见,在维持干旱半干旱草原与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氮素平衡中,固氮蓝藻这类低等固氮植物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 页数 | 27 |
| 语种 | 中文 |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13934 |
| 专题 |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徐兴良. 内蒙古草原地耳和发菜的固氮特性及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D].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99. |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 199908.pdf(3368KB) | 学位论文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
| 个性服务 |
| 推荐该条目 |
| 保存到收藏夹 |
| 查看访问统计 |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 谷歌学术 |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徐兴良]的文章 |
| 百度学术 |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徐兴良]的文章 |
| 必应学术 |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徐兴良]的文章 |
| 相关权益政策 |
| 暂无数据 |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