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CAS  > 中科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联合固氮菌Enteroabcter gergoviae 57-7氮代谢相关基因的克隆和泌氨工程菌的构建
董越梅
学位类型博士
导师朱至清 ; 李久蒂
1999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学位专业植物生理学
关键词日勾维肠杆菌 泌氨工程菌 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 铵载体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摘要从构建具有稳定泌氨能力的联合固氮工程菌的目的出发,首先构建Enterobacter gergoviae57-7 (E57-7)基因文库并与所筛选的泌氨突变株进行遗传互补实验,得到可互补 泌氨特性的克隆,经Southern杂交后推测其中包含与glnA、amtB基因无关的另一类与泌 氨相关的基因。同时根据铵载体基因amtB的已知序列设计两对简并性引物,经PCR从 E57-7 DNA中扩增得到约340bp的片段,序列分析和Blast序列同源性比较后确定为amtB 基因片段,申报并获得序列号AJ132232,最终从基因库中筛选到两个包含E57-7 amtB 基因的克隆。 用K. pneumoniae的glnA基因片段为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从E57-7基因库中筛选到包含有glnAntrBC基因的克隆,经亚克隆后对包含有这个操纵元的4316bp片段进行了全序列分析,申报GenBank获得序列号AF072440。在体外实验中构建了Km-cassette 插入glnA的重组质粒pA,将此质粒转入E57-7野生型菌株后经筛选同源重组子获得glnA 突变的具有稳定泌氨能力的菌株15、I9。并进行了盆栽玉米接种实验,确定在灭菌上壤实验体系下I5对玉米幼苗有显著促生效应。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S65T,V68L,S72A)基因建立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构建了新 型克隆载体pGreenLD,建立了绿白斑筛选重组质粒的的技术。构建组成型表达gfp的质粒载体研究了E57-7在玉米根际的定殖模式;构建nifH-gfp表达载体,确定在与植物联合生活时其固氮酶结构基因nifHDK的表达与碳源物质供应密切相关。利用不同抗性基因和gfp基因片段构建出在E57-7中组成型表达抗性和GFP的质粒载体,建立了监测接种菌在土壤中释放的双标记系统。 最后克隆了E57-7 glg cluster并测定部分glgCA和glgP基因序列,申报后获得序列号AJ132233和AJ132234,这是首例从联合固氮菌中克隆得到glg cluster的报道。
页数156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13942
专题中科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董越梅. 联合固氮菌Enteroabcter gergoviae 57-7氮代谢相关基因的克隆和泌氨工程菌的构建[D].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99.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199916.pdf(18798KB)学位论文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董越梅]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董越梅]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董越梅]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199916.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