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CAS  >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早期观音座莲目的生殖器官及其系统学意义
其他题名Studies on the Fructifications of Fossil Marattiales from the Early Ages, China
刘照华
学位类型博士
导师李承森
1999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学位专业植物学
关键词古生代 中生代 观音座莲目 系统演化 聚合囊
摘要本文对采自中国二叠纪、三叠纪地层的观音座莲目四个属的植物即:Cyathocarpus、星囊蕨属、朱氏蕨属和线囊蕨属的生殖器官进行了详细研究。探讨了这些植物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演化方向,阐明了它们在整个观音座莲目系统演化中的意义。文章最后对整个观音座莲目植物(包括化石及现代类群)的系统演化运用分支分析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新的证据对两侧对称性聚合囊的起源提出了新的假说。 在星囊蕨属的研究中共涉及五个种。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聚合囊的对称性、着生方式、结构以及聚合囊的愈合程度等性状上。通过研究,文章对星囊蕨属的属征进行了修订。探讨了星囊蕨属自晚石炭世至晚侏罗世的演化趋势。但星囊蕨属不是一个自然属。对于矿化化石与压型/印痕化石关系的处理作者建议保持两套命名系统。研究还表明在压型/印痕化石中,聚合囊的着生方式是一个很难观察的特征。聚合囊的形状以及聚合囊中孢子囊的愈合程序等由于保存原因或植物不同发育时期的影响很容易发生改变。 朱氏蕨属的主要特征为生殖小羽片束羊齿型,聚合囊星囊蕨型,聚合囊在中脉的每一侧有2-3排。星囊蕨型聚合囊自晚石炭世出现至晚侏罗世灭绝存在两条演化路线。一条为星囊蕨型聚合囊自晚石炭世出现至晚侏罗世灭绝,聚合囊在中脉的每一侧始终保持一排。另一条为:星囊蕨型聚合囊在中脉每一侧的排数自二叠纪中期开始从一排增加到2-3排并伴随着生死叶形态的改变,即从栉羊齿型叶向束羊齿型叶的变化。这一演化路线最终灭绝于二叠经末期。 坚直线囊蕨的聚合囊呈两侧对称,无柄,聚合囊的基部陷入叶片组织,孢子囊在开裂前相互愈合,开裂后相互分离。研究表明本种的开裂方式是通过位于孢子囊腹面的的纵缝进行而不是通过顶端开孔。本属在演化上可能与现代合囊蕨属的起源有关,但线囊蕨属不是一个自然属。
页数100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13953
专题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照华. 中国早期观音座莲目的生殖器官及其系统学意义[D].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99.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199927.pdf(5637KB)学位论文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照华]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照华]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照华]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199927.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