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CAS  >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鄂尔多斯高原灌草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张瑞红; 蔡文涛; 来利明; 姜联合; 王永吉; 郑元润
2018
发表期刊草业科学
ISSN1001-0629
卷号35期号:06页码:1352-1360
摘要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对植物群落的演替起着决定作用,探讨灌丛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可为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鄂尔多斯高原天然分布的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与油蒿(Artemisia ordosica)过渡区的不同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选择本氏针茅向油蒿群落过渡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的代表性植物群落,采用环刀法采集土壤样品,分析6个不同群落0-50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本氏针茅向油蒿群落过渡的过程中,1)0-50cm土层土壤质地发生显著变化(P<0.05),由砂质壤土变为砂土,土壤砂粒含量由阶段Ⅰ的77.5%上升到阶段Ⅵ的89.2%,土壤黏粒、粉粒含量分别由阶段Ⅰ的0.59%和21.9%下降到阶段Ⅵ的0.21%和10.6%;表层土壤含水量由阶段Ⅰ的6%下降到阶段Ⅵ的4%,土壤容重由阶段Ⅰ的1.58g·m~(-3)上升到阶段Ⅵ的1.77g·m~(-3);2)土壤全氮、全碳、全磷总体上呈下降趋势,0-5cm表层土壤的全氮、全碳、全磷分别从阶段I的0.08%、0.77%、0.41%下降到阶段Ⅳ的0.03%、0.25%、0.23%,土壤全钾整体上波动较大。3)土壤表层肥力下降,质量降低,水分含量降低,限制了浅根系草本植物的生长,有利于深根系的半灌木植物油蒿的入侵。在鄂尔多斯高原灌丛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中,应注重提高表层土壤质量,促进灌丛化草地的恢复。
关键词草地灌丛化 本氏针茅 油蒿 土壤质地 根系分布 群落演替 生态恢复
语种中文
资助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330749) ;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401105)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23001
专题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瑞红,蔡文涛,来利明,等. 鄂尔多斯高原灌草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变化[J]. 草业科学,2018,35(06):1352-1360.
APA 张瑞红,蔡文涛,来利明,姜联合,王永吉,&郑元润.(2018).鄂尔多斯高原灌草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草业科学,35(06),1352-1360.
MLA 张瑞红,et al."鄂尔多斯高原灌草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草业科学 35.06(2018):1352-136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鄂尔多斯高原灌草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变化.p(1304KB)期刊论文出版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瑞红]的文章
[蔡文涛]的文章
[来利明]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瑞红]的文章
[蔡文涛]的文章
[来利明]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瑞红]的文章
[蔡文涛]的文章
[来利明]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鄂尔多斯高原灌草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变化.pdf
格式: Adobe PDF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