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Botany,CAS
不同CO_2浓度升高水平对粳稻叶片荧光特性的影响 | |
范佩佩; 冯芳; 刘超; 孙文娟; 于凌飞; 柯浩楠; 陈书涛; 胡正华 | |
2019 | |
发表期刊 | 应用生态学报
![]() |
ISSN | 1001-9332 |
卷号 | 30期号:11页码:3735-3744 |
摘要 | 为研究不同CO_2浓度升高水平对水稻叶片荧光特性的影响,利用开顶式气室组成CO_2浓度自动调控平台开展田间试验,使用便携式植物效率分析仪测定剑叶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分析不同CO_2浓度(CK:背景大气CO_2浓度;T_1:比CK的CO_2浓度高80μmol·mol~(-1);T_2:比CK的CO_2浓度高200μmol·mol~(-1))下水稻主要生育期剑叶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CO_2浓度升高80μmol·mol~(-1),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_(Eo))、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性能指数(PI_(ABS))在扬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均显著升高,用于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_(Do))显著降低,其中φ_(Eo)显著升高了7.3%~23.3%,F_v/F_m极显著升高了3.1%~7.1%,PI_(ABS)极显著升高了46.2%~93.0%,φ_(Do)则显著降低了10.3%~20.5%.CO_2浓度升高200μmol·mol~(-1),在拔节期,φ_(Eo)、F_v/F_m、PI_(ABS)分别极显著降低了68.7%、41.4%和93.4%,φ_(Do)则极显著升高了78.4%;在扬花期、乳熟期、蜡熟期,T_2使φ_(Eo)显著升高了11.6%~19.8%,F_v/F_m显著升高了4.8%~6.8%,PI_(ABS)显著升高了53.0%~72.6%,φ_(Do)则显著降低了7.7%~19.4%.表明CO_2浓度升高(80、200μmol·mol~(-1))对水稻剑叶光系统Ⅱ的光合电子传递具有促进作用. |
关键词 | CO_2浓度 叶绿素荧光 光系统Ⅱ 粳稻 |
DOI | 10.13287/j.1001-9332.201911.030 |
语种 | 中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30533,41775152) ; 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201810300070Y)资助~~ |
引用统计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23212 |
专题 |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应用气象学院 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范佩佩,冯芳,刘超,等. 不同CO_2浓度升高水平对粳稻叶片荧光特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9,30(11):3735-3744. |
APA | 范佩佩.,冯芳.,刘超.,孙文娟.,于凌飞.,...&胡正华.(2019).不同CO_2浓度升高水平对粳稻叶片荧光特性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30(11),3735-3744. |
MLA | 范佩佩,et al."不同CO_2浓度升高水平对粳稻叶片荧光特性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 30.11(2019):3735-3744.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不同CO_2浓度升高水平对粳稻叶片荧光特(2004KB) | 期刊论文 | 出版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范佩佩]的文章 |
[冯芳]的文章 |
[刘超]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范佩佩]的文章 |
[冯芳]的文章 |
[刘超]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范佩佩]的文章 |
[冯芳]的文章 |
[刘超]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