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Botany,CAS
草原毒草白喉乌头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研究 | |
张宏祥; 张明理 | |
2016 | |
发表期刊 | 草原与草坪
![]() |
ISSN | 1009-5500 |
卷号 | 36期号:06页码:1-7+15 |
摘要 | 通过测定采自天山和阿尔泰山草原的17个白喉乌头居群的叶绿体DNA片段序列,调查了其遗传多样性和空间遗传结构,并计算出每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运用分子变异方差(AMOVA)分析计算发生在居群内和居群间的遗传变异比例;利用错配分析来检验该物种是否发生了历史居群扩张;最后,基于最大熵方法模拟其物种在不同时期的分布区。结果表明:白喉乌头具有较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单倍型多样性±SD=0.343 7±0.048 8),所有居群均共享一个单倍型;遗传变异大致均等分布于居群间和局群内(58.25%vs.41.75%);两个不同谱系的分化发生在第四纪冰期(1.816~2.280百万年以前)末次盛冰期时期,该物种的避难所存在于天山西部,而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其分布区不会发生变化。研究认为白喉乌头这种空间遗传结构与其克隆繁殖、长的生活周期、异交繁殖等生活史特征,以及第四纪气候变化影响相关。 |
关键词 | 白喉乌头 遗传结构 谱系地理学 草原毒草 居群动态历史 |
DOI | 10.13817/j.cnki.cyycp.2016.06.001 |
语种 | 中文 |
资助机构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211A050)资助 |
引用统计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24763 |
专题 |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宏祥,张明理. 草原毒草白喉乌头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研究[J]. 草原与草坪,2016,36(06):1-7+15. |
APA | 张宏祥,&张明理.(2016).草原毒草白喉乌头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研究.草原与草坪,36(06),1-7+15. |
MLA | 张宏祥,et al."草原毒草白喉乌头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研究".草原与草坪 36.06(2016):1-7+15.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草原毒草白喉乌头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研(200KB) | 期刊论文 | 出版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宏祥]的文章 |
[张明理]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宏祥]的文章 |
[张明理]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宏祥]的文章 |
[张明理]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