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CAS  >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三工河流域琵琶柴群落特征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分析
赵学春; 来利明; 朱林海; 王健健; 王永吉; 周继华; 姜联合; 鲁洪斌; 赵春强; 郑元润
2014
发表期刊生态学报
ISSN1000-0933
卷号34期号:04页码:878-889
摘要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是我国荒漠地区分布最广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之一,对维系荒漠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以三工河流域两个琵琶柴群落为对象,在2010年主要生长季节(6—10月),通过群落和土壤调查,采用土钻法、土柱法、地上收割法对两个琵琶柴群落的土壤性质、生物多样性、细根生物量、地上生物量、生物多样性与土壤性质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琵琶柴群落在冠幅、盖度、多度和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在0—100 cm土壤层内,两个群落土壤电导率、pH值、容重、含水量存在显著差异。除土壤容重外,群落2各个土壤因子的值均大于群落1,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表现出类似的趋势。两个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地上生物量、细根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从6月到10月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由于7、8月群落1有大量夏雨型短命植物和类短命草本植物的出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急剧降低,Simpson指数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群落2土壤电导率和pH值较高,草本植物鲜有出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均较为平缓。两个群落的Sorenson相似性系数较低,群落差异明显。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土壤环境因子是导致两个琵琶柴群落特征、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不同的主要因素。较高的土壤含水量可以增加琵琶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土壤容重抑制琵琶柴群落细根的生长,轻度的干旱胁迫促进地上生物量的积累,一定浓度的土壤pH值和土壤盐分可以促进琵琶柴群落细根的生长。
关键词干旱区 琵琶柴群落 生物多样性 生物量 土壤因子
语种中文
资助机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9CB825103)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26875
专题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管理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学春,来利明,朱林海,等. 三工河流域琵琶柴群落特征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分析[J]. 生态学报,2014,34(04):878-889.
APA 赵学春.,来利明.,朱林海.,王健健.,王永吉.,...&郑元润.(2014).三工河流域琵琶柴群落特征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分析.生态学报,34(04),878-889.
MLA 赵学春,et al."三工河流域琵琶柴群落特征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分析".生态学报 34.04(2014):878-889.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三工河流域琵琶柴群落特征与土壤因子的相关(1098KB)期刊论文出版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学春]的文章
[来利明]的文章
[朱林海]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学春]的文章
[来利明]的文章
[朱林海]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学春]的文章
[来利明]的文章
[朱林海]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三工河流域琵琶柴群落特征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分析.pdf
格式: Adobe PDF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