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CAS  > 中科院北方资源植物重点实验室
甜高粱(Sorghum bicolor)高频、高效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其他题名The Establishment of a Highly Frequent and Efficient in vitro Culture & Regeneration System of Sorghum bicolor
刘宣雨
学位类型硕士
导师宋松泉
2011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甜高粱 幼穗 愈伤组织诱导 芽顶端分生组织 丛生芽 再生体系
摘要甜高粱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为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由于其生物学产量和茎秆含糖量较高,同时兼有耐旱、耐涝、耐贫瘠和耐盐碱等诸多优良特性,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能源植物之一。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甜高粱进行遗传转化,对甜高粱品种改良及分子遗传学基础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建立高频、高效、具有稳定外植体来源、基因型依赖性弱、遗传稳定性好的离体培养再生体系是进行遗传转化研究的前提。因此,本研究主要以幼穗和芽顶端分生组织为外植体建立起两套甜高粱的离体培养再生体系。同时我们还探讨了在建立再生体系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主要结果如下: 在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除2,4-D外,添加2 mg/L ZT可以显著改善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增加每个外植体诱导出的可见愈伤组织块数目。幼穗愈伤组织再生分化的适宜激素组合为2 mg/L 6-BA + 0.5 mg/L KT + 0.5 mg/L IAA。 在芽顶端分生组织膨大培养中,取来源于3天实生苗的外植体,最终可获得较高的分生组织膨大频率。 在丛生芽诱导培养中,向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TDZ时,丛生芽的诱导频率明显提高;并得到适合甜高粱丛生芽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即4.0 mg/L 6-BA + 0.5 mg/L 2,4-D + 0.5 mg/L TDZ。 在甜高粱再生芽的生根培养中,较低浓度的NAA (0.5 mg/L) 能快速促进根的发生。 通过芽顶端分生组织直接诱导丛生芽的培养途径对基因型的依赖性弱,3种甜高粱品种的丛生芽诱导频率和诱导效率上也无明显差异。
页数45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11862
专题中科院北方资源植物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宣雨. 甜高粱(Sorghum bicolor)高频、高效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D].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1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2011020.pdf(1423KB)学位论文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宣雨]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宣雨]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宣雨]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2011020.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