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Botany,CAS
土地利用变化对西双版纳地区土壤及植被碳含量的影响 | |
其他题名 |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s on carbon content in soil and vegetations in Xishuangbanna, southwestern China |
杨景成 | |
学位类型 | 博士 |
导师 | 韩兴国 ; 黄建辉 |
2003 |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学位专业 | 植物生态学 |
关键词 | 土地利用变化 碳 氮 磷 西双版纳 土壤有机质 橡胶园 次生林 碳汇集 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 |
摘要 | 土地利用变化,尤其是热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碳循环,对大气CO2浓度的升高,气候变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森林的大面积破坏,引起土壤流失,营养元素含量降低,土壤健康状况恶化,最终大幅度降低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本文主要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森林砍伐后转变为农田和橡胶园对西双版纳热带地区土壤碳、氮、磷含量以及有机质化学结构的影响,天然次生林恢复、橡胶园建设对大气CO2的蓄积作用。 森林砍伐后转变为农田和橡胶园,显著地改变了土壤的理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次生林相比,农田和橡胶园表层土壤容重、pH值升高,含水量降低,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有效磷含量显著降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特性的影响主要发生在0-40 cm 表层土壤,而对40 cm以下土层影响较小。 土地利用变化改变土壤碳含量,同时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化学结构。胡敏酸紫外-可见光谱(UV-VIS)、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 分析发现,不同生态系统表层土壤 (0-20 cm) 胡敏酸光谱学特性存在明显差异。次生林E4/E6值高于农田和橡胶园。与次生林相比,农田和橡胶园表层土壤有机质中酚基相对含量显著降低,脂肪族、芳香族、羧基以及多聚糖等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 运用样地调查、生物量模型模拟和室内土壤样品分析方法,研究了次生林恢复和橡胶园建设对大气CO2的汇集作用。结果表明:退化土壤恢复为次生林、农田建设橡胶园能够有效促进植被和土壤中碳的汇集。次生林和橡胶林生物量增长速率分别为9.8,10.2 (9.4)t•ha-1•yr-1, 1 m表层土壤有机碳汇集速率分别为0.7和1.1 t•C•ha-1•yr-1。模拟结果显示,40年橡胶林生物量为327 (324) t•ha-1, 恢复50年后天然次生林生物量为395 t•ha-1。加之土壤有机碳,40年橡胶园约汇集碳190 t•ha-1, 次生林恢复50年碳汇集潜力为250 t•ha-1。 |
页数 | 145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14080 |
专题 |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杨景成. 土地利用变化对西双版纳地区土壤及植被碳含量的影响[D].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3.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200311.pdf(825KB) | 学位论文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杨景成]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杨景成]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杨景成]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