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Botany,CAS
| 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 L.)体外再生体系及floral-dip转化系统的初步研究 | |
| 其他题名 | A primary study on the in vitro regeneration system and the floral-dip transformation system for Salicornia europaea L. |
| 史秀玲 | |
| 学位类型 | 硕士 |
| 导师 | 李银心 |
| 2006 | |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学位专业 | 细胞生物学 |
| 关键词 | 盐角草 组织培养 愈伤 2 4-D短时处理法 |
| 摘要 | 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 L.)属藜科盐角草属(Salicornia),是迄今已报道过的最为耐盐的真盐生植物之一。跟与其同属的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vi Torr.)相比, 它的分布更为广泛。它的种子含油丰富,因此具有发展为油料作物的潜力。此外,它也可以作为蔬菜和饲料。盐角草的组织培养工作为未来的转化研究和胁迫相关基因功能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工作中,通过器官发生途径,建立了盐角草的体外再生体系。以完整的成熟种子为起始培养材料,在添TDZ 0.1 mg/L与NAA 1 mg/L的MS培养基上,暗培养三周后在下胚轴处形成愈伤组织,形成愈伤的平均频率为99%。愈伤组织在含TDZ 0.1 mg/L与NAA 1 mg/L的培养基上培养3-4周后分化出芽,分化频率约26.7%。采用2,4-D短时处理法结合添加NaCl,经过6-8周的培养获得了丛生芽,提高了再生频率。分化芽3周后转入含IBA 0.5 mg/L、KN 0.1 mg/L与0.05%活性炭的1/2 MS培养基,3周后生根形成完整植株。同时,本研究也进行了从直接不定芽途径建立盐角草再生体系的试验,但未获成功。 此外,本工作借鉴拟南芥的floral-dip转化法,对建立盐角草floral-dip转化系统进行了尝试。 |
| 页数 | 52 |
| 语种 | 中文 |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14244 |
| 专题 | 中科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史秀玲. 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 L.)体外再生体系及floral-dip转化系统的初步研究[D].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6. |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 2006037.pdf(1268KB) | 学位论文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
| 个性服务 |
| 推荐该条目 |
| 保存到收藏夹 |
| 查看访问统计 |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 谷歌学术 |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史秀玲]的文章 |
| 百度学术 |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史秀玲]的文章 |
| 必应学术 |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史秀玲]的文章 |
| 相关权益政策 |
| 暂无数据 |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