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Botany,CAS
四种国产野生无髯鸢尾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 | |
其他题名 | Study on the Dormancy and Germination of the seeds of four species of Wild Apogons Iris in China |
路覃坦 |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导师 | 张金政 |
2008 |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学位专业 | 细胞生物学 |
关键词 | 鸢尾 休眠 萌发 机械抑制 生长势 |
摘要 | 玉蝉花(Iris ensata)、山鸢尾(Iris setosa)、金脉鸢尾(Iris chrysographes)和西南鸢尾(Iris bulleyana)这四种国产野生无髯鸢尾的种子均存在休眠现象,然而萌发情况各异。通过大田实验、层积处理、离体胚培养、切割胚乳、剥离种皮、切割胚乳不同部位、对种子的珠孔端胚乳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用Instron 5848微力材料实验机测量刺穿珠孔端结构所需要力,以及把离体胚放在PEG-6000的渗透液中来测试四种鸢尾种子胚的生长势等实验,发现:玉蝉花、山鸢尾、金脉鸢尾和西南鸢尾这四种鸢尾种子存在不同程度的休眠;胚不含萌发抑制剂,已经完成了生理成熟,不是这几种鸢尾休眠的障碍;鸢尾的种皮透水性良好,虽然种皮对萌发有一定的机械抑制作用,然而相对于珠孔端胚乳而言,对胚根伸长的阻力不大,因此不是种子休眠的主要因素。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鸢尾种子的胚乳含有萌发抑制剂,然而,珠孔端胚乳的机械束缚可能是鸢尾种子萌发延迟的主要原因。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发现,玉蝉花和山鸢尾这两种鸢尾胚的生长势高于后两种鸢尾种子,然而,它们的珠孔端结构(胚乳和种皮)对胚伸长的束缚还不及后两者的一半,也就是说,鸢尾种子萌发与否主要取决于珠孔端胚乳对胚根伸长的机械束缚与胚根的生长势的力量的对比,当前者大于后者时,种子不能萌发,当珠孔端胚乳细胞的细胞壁解体或者这一部分被切割之后,珠孔端机械束缚等于或者小于胚的生长势时,种子萌发。 |
页数 | 69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14420 |
专题 |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路覃坦. 四种国产野生无髯鸢尾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D].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2008023.pdf(1185KB) | 学位论文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路覃坦]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路覃坦]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路覃坦]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